很多時,在沒有理會維持成本時,那總成本就會大增。

同樣的理論,套在很多物品上亦可。
超級市場原本是一個零售商,那他們就有存倉的增值服務包含在其中,其貨品的售價比批發價高,某程度因為他們為你處理了物流,存倉等問題,讓你不用老遠走到生產商或貨倉提貨。不過,超級市場現時的買三送一、或買四件有特價,就將存倉成本轉價到顧客上。你所買的數量,根本就不是你短期所需的數量,但超市要你多買,就將存倉成本算在你頭上。
舉例說,你買了三罐食油,半年才用光,當你購置後第3個月家中失火,那餘下的1.5罐食油,損失就歸你。若你不多買,那餘下的1.5罐食油損失就歸超級市場,就算你家失火,或是該天是超級市場失火,那你都不用擔那損失。
下次買東西時,除了考慮售價外,請再想想維持那物品所需的成本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